超市的烟,到底从哪儿来的?“扶老携幼”背后的进货门道
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香烟,总是摆放在收银台最显眼的位置,方便顾客随手购买。但你有没有好奇过,这些香烟,它们到底从哪里来?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超市,甚至是社区便利店,它们是如何拿到正规渠道的烟草货源的?近日,记者走访了一些超市和烟草零售商,试图揭开这“扶老携幼”背后的进货门道。
烟草专卖,铁打的规矩

首先要明确一点,中国的烟草实行专卖制度。也就是说,烟草的生产、批发和零售都受到国家严格管控。想卖烟,必须先拿到《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》,这是入行的敲门砖。获得许可证后,才能向当地的烟草专卖局(以下简称烟草局)订购香烟。
“烟草局是唯一的进货渠道,没别的路子。”在市中心经营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化名李老板坦言,“我们这种大超市,都是直接从烟草局进货,流程很规范,账目也很清楚。”
那么,小超市呢?难道他们也要亲自去烟草局排队进货?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“搭桥牵线”,灰色地带的潜规则
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一些小超市,尤其是位置偏远、进货量不大的小店,往往会选择另一种方式——通过“二级批发商”或者“代购”进货。
化名张大爷在郊区经营一家小便利店,他透露:“我这店小,进货量也少,直接去烟草局进货太麻烦,而且量太少他们也不太愿意搭理。所以我就找了熟人,他们是烟草局的合作商,专门帮我们这些小店代购烟草。”
所谓的“二级批发商”或者“代购”,其实就是一些拥有较多烟草配额的零售商,他们从烟草局批量进货后,再加价转卖给其他小零售商。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小超市进货,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灰色地带。
“价格肯定比直接从烟草局进货要贵一些,毕竟人家也要赚点辛苦费。”张大爷无奈地说道,“但没办法,方便啊,省去了很多麻烦。”
这种“搭桥牵线”的模式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超市进货难的问题,但也滋生了一些问题。比如,一些不法商家会借机掺杂假烟,以次充好,牟取暴利。
“扶老携幼”,暗藏的风险
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烟草局为了照顾一些年迈或者行动不便的零售商,会允许他们委托他人代购烟草。这种“扶老携幼”的政策,本意是好的,但也被一些人钻了空子。
化名王婶,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,她在社区里经营一家小烟摊。由于年事已高,行动不便,她委托自己的儿子化名小王帮她代购烟草。
“我年纪大了,跑不动了,就让我儿子帮我跑跑腿。”王婶解释道。

然而,记者了解到,小王在代购烟草的过程中,却玩起了“猫腻”。他不仅帮自己的母亲代购,还偷偷地帮其他几家小超市代购,从中赚取差价。
这种“扶老携幼”的政策,本意是帮助弱势群体,但却被一些人利用,成为了他们牟利的工具。
监管,任重道远
烟草专卖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烟草市场,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却存在着一些漏洞和问题。
如何加强对烟草市场的监管,打击非法销售行为,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仍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。

近日,相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非法销售行为,维护烟草市场的正常秩序。
可以预见,未来的烟草市场,将会更加规范,更加透明。
【来源:中国青年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妍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7369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