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价香烟“暗度陈仓”:微信成“以少胜多”的新战场?
近些年来,烟草市场监管日趋严格,传统渠道销售受到诸多限制。然而,在监管的“夹缝”中,低价香烟的销售却并未销声匿迹,反而借助微信等社交平台,找到了新的“生长点”。这种“以少胜多”的模式,正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。
“朋友圈”里的秘密:低价烟的隐秘渠道
“XX品牌香烟,一手货源,量大从优”、“内部渠道,保真低价”,类似的广告语近些年来频繁出现在一些微信朋友圈中。化名李明是一位资深烟民,他向记者透露,自己就是通过朋友介绍,加入了一些专门售卖低价香烟的微信群。“价格确实比正规烟酒店便宜不少,而且送货上门,非常方便。”
这些微信群的运作模式通常是:上线发布货源信息和价格,下线代理负责在各自的朋友圈推广,最终由上线或代理直接发货。为了规避监管,他们通常采用“暗语”交流,例如用品牌首字母代替品牌名称,用数字代替价格。
“以少胜多”的逻辑:薄利多销的生存之道
与传统烟草销售渠道相比,微信销售具有明显的优势:
* 成本更低:无需实体店面租金、人工成本等,运营成本大大降低。
* 覆盖面广:微信用户基数庞大,潜在客户数量巨大。
* 传播迅速:通过朋友圈、微信群等社交渠道,信息传播速度极快。
* 隐蔽性强:交易在线上进行,不易被监管部门发现。
化名王芳是一位曾经从事过微信烟草销售的“微商”,她告诉记者,虽然单支香烟的利润不高,但销量很大。“积少成多,一天也能赚不少钱。”她坦言,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薄利多销,通过低价吸引顾客,然后依靠口碑传播和老客户复购,不断扩大客户群。
监管的挑战:线上监管的难题
微信低价烟销售的兴起,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:

* 取证困难:交易记录隐匿在微信聊天记录中,难以取证。
* 监管主体不明:微信平台上的销售主体身份难以核实。

* 跨区域销售:线上交易突破了地域限制,增加了监管难度。

尽管微信平台也采取了一些措施,例如屏蔽相关关键词、封禁违规账号,但收效甚微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变换“马甲”、使用“暗语”等方式,逃避监管。
专家呼吁:加强线上线下协同监管
针对微信低价烟销售的乱象,烟草行业专家化名赵刚表示,需要加强线上线下协同监管。“一方面,要加大对微信平台的监管力度,督促其履行平台责任,加强对违规账号的清理和封禁;另一方面,要加强线下巡查,严厉打击非法烟草销售行为。”
此外,专家还建议,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,提高消费者对非法烟草销售的辨别能力,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。
微信低价烟销售,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现象,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。它涉及到烟草市场的规范、消费者权益的保护、以及监管部门的挑战。如何有效治理这一乱象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平台、消费者共同努力,构建一个健康、有序的烟草市场环境。
【来源:36氪】
原创文章,作者:远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49742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