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惊现!买烟卖烟的微商微信“嬉皮笑脸”
近日,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浮出水面: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的烟草交易活动,正以一种“嬉皮笑脸”的姿态蔓延开来。这些微商们仿佛深谙“互联网+烟草”的生存之道,巧妙地游走在灰色地带,让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。
“熟人经济”下的暗流涌动
在我们的印象中,买烟通常是在正规烟草专卖店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然而,现在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里,却出现了另一种景象。化名李女士反映,她的朋友圈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些“朋友”发布的烟草广告,文案轻松幽默,配图精美诱人,仿佛卖的不是烟,而是某种时尚潮品。
这种通过熟人关系链进行的烟草交易,正是微商们“嬉皮笑脸”的体现之一。他们利用朋友圈的信任基础,降低用户的警惕性,更容易促成交易。化名张先生也表示,他曾经碍于情面,在朋友的微信上买过几次烟,虽然价格并不比实体店便宜多少,但图的是一个方便。
“擦边球”式的营销策略
为了规避监管,这些微商们可谓绞尽脑汁。他们很少直接发布“香烟”等敏感词汇,而是用一些隐晦的代称,比如“小支”、“条子”、“提神醒脑”等。更有甚者,直接用外烟的包装图片,暗示其售卖的商品。
化名王先生是一名资深烟民,他告诉我们,这些微商们还会利用微信红包、优惠券等方式吸引顾客,时不时搞一些“满就送”、“买二送一”的促销活动,让人感觉占了便宜。这种“擦边球”式的营销策略,在吸引顾客的同时,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。
监管困境:线上线下的博弈
长期以来,国家对烟草专卖实行严格的管控。然而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烟草销售渠道也悄然发生了变化。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出现,为烟草交易提供了新的空间,也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一方面,微信平台的匿名性和跨地域性,使得监管部门很难追踪到这些微商的真实身份和经营地址。另一方面,由于交易是在私下进行的,取证难度也大大增加。

业内人士化名赵先生表示,目前针对微信烟草交易的监管主要依靠人工举报和技术监控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很多时候,等监管部门发现线索时,这些微商已经转移阵地,或者干脆销声匿迹了。

“嬉皮笑脸”背后,是健康风险和监管漏洞
这种“嬉皮笑脸”式的微商卖烟行为,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烟草市场秩序,更重要的是,它增加了未成年人接触香烟的机会,加剧了社会健康风险。此外,这些微商所售卖的烟草,质量也难以保证,存在假冒伪劣的风险。
遏制微信烟草交易乱象,需要多方联动,共同发力。微信平台应加强自律,完善监管机制,加大对违规账号的处罚力度。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技术监控,提高监管效率,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监管体系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斩断伸向烟草市场的“黑手”,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保护社会健康。
微信烟草交易的“嬉皮笑脸”现象,并非小事一桩。它暴露了互联网时代监管的滞后性,也提醒我们,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,更要警惕潜藏的风险。我们期待着相关部门能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,堵住监管漏洞,让烟草交易回归正规渠道,还网络一片清朗空间。
【来源:澎湃新闻网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哲哲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47212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