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草网购乱象:“东鳞西爪”式监管何时休?
“想在网上买包烟,方便快捷,结果收到的却是货不对板,甚至根本没法抽!” 近日,多位消费者向本媒体反映了在网上购买烟草时遭遇的种种乱象。看似规范的电商平台,实则暗藏猫腻,烟草网购市场的“东鳞西爪”式监管,让消费者防不胜防。
线上“便利”背后:真假难辨的烟草迷局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网购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。然而,烟草作为特殊商品,其线上销售一直处于灰色地带。一方面,国家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,且对烟草销售有严格的许可证制度;另一方面,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又让一些不法商家看到了“商机”。
家住北京的李先生(化名)就是一位深受其害的消费者。他告诉记者, 近日他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家店铺宣称销售“正品进口香烟”,价格也比实体店便宜不少,便心动下单。然而,收到货后他却发现,香烟包装粗糙,烟丝质量低劣,与正品相去甚远。“这明显是假烟,抽了两口就扔了,简直是浪费钱!”李先生气愤地说。

与李先生的遭遇类似,来自上海的王女士(化名)也在网上购买烟草时遭遇了“货不对板”。她原本想购买某品牌的细支香烟,结果收到的却是同品牌但规格不同的普通香烟。“虽然牌子一样,但味道差远了,感觉被商家忽悠了。”王女士表示,她尝试联系商家退货,却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。
监管“东鳞西爪”:平台审核形同虚设?
烟草网购乱象的背后,是监管的缺失和平台的责任缺位。按照相关规定,烟草制品只能在线下实体店销售,任何形式的网上销售都是违规行为。然而,在现实中,一些电商平台却对烟草销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为不法商家提供便利。


一些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利润,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审核不严,甚至放任无资质的商家销售烟草制品。此外,一些平台还会通过技术手段,规避关键词屏蔽,让不法商家得以“曲线救国”。例如,一些商家会将烟草制品伪装成“茶叶”、“礼品”等商品进行销售,或者利用谐音、变体字等方式躲避监管。
这种“东鳞西爪”式的监管,让烟草网购市场乱象丛生。一方面,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,容易上当受骗;另一方面,不法商家得以逃避监管,扰乱市场秩序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线上销售模式,难以有效防止未成年人购买烟草制品,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
规范烟草网购:需要更严厉的监管与更完善的机制
要彻底整治烟草网购乱象,需要更加严厉的监管和更加完善的机制。
首先,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,督促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。平台应严格审核入驻商家的资质,加强对商品信息的审查,及时清理违规商品,并对违规商家进行处罚。
其次,要加强对烟草制品生产、流通环节的监管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烟草制品。同时,要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,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违规行为,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局面。
此外,还可以探索利用技术手段,加强对烟草网购的监管。例如,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,对网络平台的商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,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。
烟草网购乱象并非一日之寒,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,形成合力。只有通过更加严厉的监管、更加完善的机制和更加有效的手段,才能还消费者一个健康、安全的网络购物环境。
【来源:上海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金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46419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