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购烟:便捷背后潜藏的“自高自大”风险?
近日,关于网上购买香烟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商品,香烟也不例外。然而,看似便捷的背后,却潜藏着一些值得我们警惕的“自高自大”风险。这种“自高自大”并非指消费者的主观态度,而是指在这种购物模式下,消费者可能面临的认知偏差和潜在的陷阱。
“指尖上的诱惑”:便利与监管的博弈
“以前买烟只能去附近的商店,选择不多,价格也比较固定。现在好了,手机上一点,各种品牌的香烟应有尽有,价格也比实体店便宜不少。”化名李明是一位资深烟民,他向我们分享了他网上购烟的经历。的确,网上购烟的便利性是毋庸置疑的。消费者足不出户,就能浏览到海量的商品信息,并进行比价,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
然而,这种便利的背后,也隐藏着一些问题。首先,是监管的难题。虽然国家对烟草销售有明确的规定,但在网络上,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商家也混迹其中,售卖假冒伪劣香烟。消费者如果稍不留神,就可能买到假货,损害自身利益。
其次,是青少年购烟的风险。虽然许多电商平台都声称会对购买者进行年龄验证,但在实际操作中,这种验证往往形同虚设。“我见过一些学生偷偷用家长的账号买烟,平台根本没法有效监管。”化名王芳是一位中学老师,她对此表示担忧。未成年人辨别能力较弱,更容易受到不良商家的诱导,从而染上烟瘾。
“低价的陷阱”:理性消费的缺失
除了监管问题,网上购烟还容易让消费者陷入“低价的陷阱”。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,会打出“特价”、“促销”等旗号,让消费者觉得占了便宜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。一些所谓的“特价烟”可能是积压的库存,甚至是质量不过关的劣质品。
“有一次我在网上买了一种很便宜的香烟,抽了几口就觉得味道不对,后来才知道是假烟。”化名张强回忆道。在这种情况下,消费者往往会因为贪图便宜而忽略了对商品质量的把关,从而导致损失。
此外,网上购烟还会助长一些消费者不理性的消费行为。在实体店购买香烟时,消费者通常会考虑到购买的便利性,从而控制购买量。而在网上,由于购买过于便捷,消费者很容易一次性购买大量的香烟,从而增加吸烟量,损害自身健康。

“信息茧房”:认知偏差的加剧

网上购烟还可能导致消费者陷入“信息茧房”。电商平台通常会根据消费者的浏览记录和购买习惯,向其推荐相关的商品。这意味着,消费者看到的往往是自己想看的东西,而忽略了其他选择。
例如,如果一位消费者经常购买某个品牌的香烟,那么平台就会不断向其推荐该品牌的其他产品,甚至是一些未经证实的“新品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消费者很容易形成对该品牌的偏好,而忽略了其他品牌的优秀产品。
这种“信息茧房”还会加剧消费者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偏差。一些商家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,会夸大其功效,甚至宣称“无害”。长期接触这些虚假信息,消费者很容易对烟草的危害产生错误的认识,从而放松警惕,增加吸烟量。
如何打破“自高自大”的怪圈?

面对网上购烟带来的种种风险,消费者应该如何应对呢?首先,要提高警惕,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和有资质的商家购买香烟。其次,要理性消费,不要被“低价”所迷惑,要认真核实商品信息,确保购买到的是正品。
更重要的是,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,不要被“信息茧房”所困扰。多渠道获取信息,了解烟草的危害,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。
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网上烟草销售的监管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,规范电商平台的经营行为,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、健康的购物环境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打破网上购烟带来的“自高自大”的怪圈,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便利,而不是陷入陷阱。 近些年来,对网上购烟的监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强,但距离真正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继续努力,为消费者保驾护航。
【来源:界面新闻】
原创文章,作者:爱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44379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