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烟求购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:一场利益交织的暗战
近些年来,外烟在国内的需求持续存在,催生了一条隐秘的“求购链”。然而,在这看似简单的买卖背后,却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,宛如一场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暗战。
“其实,这行水很深。”化名老李,一位曾经的外烟“圈内人”这样描述道。据他透露,外烟的流通渠道错综复杂,从海外代购、走私入境,到国内分销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滋生问题。

最初的需求往往很简单:一部分烟民对外烟的口味情有独钟,或者出于社交需求,需要一些“特殊”的烟草。于是,各种外烟求购的信息便开始在社交平台、论坛,甚至熟人圈子里流传。
然而,需求的出现也意味着利益的诱惑。一些人嗅到了商机,开始扮演“螳螂”的角色,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外烟,满足这些需求。他们可能通过朋友、亲戚从国外捎带,或者通过一些灰色渠道进行批量采购。

“早几年,代购挺好做的,风险也小。”老李回忆道,“但现在查得严,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出事。”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,“螳螂”们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。
但真正的高手,往往隐藏在暗处,扮演着“黄雀”的角色。他们不直接参与外烟的采购和销售,而是通过提供信息、牵线搭桥、或者提供“安全”的交易场所来获取利益。

化名阿强,就是一位这样的“黄雀”。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烟民,但凭借着广泛的人脉和敏锐的嗅觉,逐渐成为了圈内小有名气的“中间人”。
“我主要是帮大家找货,或者介绍客户。”阿强坦言,“我不会直接碰烟,风险太大了。我只赚个信息费,旱涝保收。”
阿强的模式,巧妙地避开了直接的法律风险,却又能从中分一杯羹。他的存在,也让整个外烟求购链条更加复杂和隐蔽。
除了“螳螂”和“黄雀”,这条利益链上还存在着其他角色。一些物流公司为了牟取暴利,铤而走险,帮助走私外烟入境;一些社交平台则成为了外烟交易信息的集散地,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。
近日,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外烟走私案,涉案金额巨大。这起案件也再次提醒人们,外烟求购并非简单的个人行为,而是可能涉及到走私、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。
“说白了,还是利益在作祟。”老李道,“只要有需求,就会有人想办法满足。但这条路,风险太大,稍有不慎,就会身陷囹圄。”
这场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外烟求购暗战,仍在继续上演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,那些试图从中牟取暴利的人,终将难逃法律的制裁。
对于普通烟民来说,合规合法购买烟草制品才是正道。切莫为了追求一时的口腹之欲,而触碰法律的底线。因为,在利益的诱惑面前,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。
【来源:环球时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小崔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41465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