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心急如焚”背后的烟草“微”暗涌:谁在拨动欲望之弦?
“最近这几天,我感觉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,没了它,真不知道该怎么办!” 化名李先生焦虑地搓着手,他口中的“它”,并非救命的药,而是一支小小的香烟。
在明令禁止网络售卖烟草制品的当下,一种隐秘的渠道正在社交平台的暗处悄然滋生——微信卖烟。他们如同潜伏在水面下的暗流,借由“熟人推荐”、“老客户回购”等幌子,绕过监管,触达那些“心急如焚”的烟民。
“断粮”的焦虑:一个烟民的自述
李先生是一位有着十几年烟龄的老烟民。近些年来,他习惯通过微信从一位“老朋友”那里购买香烟。这位“老朋友”并非真的朋友,而是一位通过朋友介绍加上的微商,专门从事烟草销售。
“价格比超市便宜,送货上门也方便,我图的就是省事。” 李先生坦言。然而,近日,这位“老朋友”突然“失联”了。微信头像灰暗,消息石沉大海,这让李先生彻底慌了神。

“刚开始没太在意,以为他只是忙。可是这都过去好几天了,电话也打不通,微信也不回。我这烟瘾犯了,真是坐立不安!” 李先生无奈地表示。
“微商”的伪装:灰色地带的生存法则

这些隐藏在微信中的“烟草微商”,往往披着一层隐蔽的外衣。他们很少直接在朋友圈发布烟草信息,而是通过“老客户介绍”、“熟人推荐”等方式,建立起一个相对封闭的销售网络。
化名张女士曾经误入过一个这样的微信群。群里看似活跃,分享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和搞笑段子。但偶尔,群主会发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,比如“新品到货,老规矩”,配图则是一些包装精美的香烟。
“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卖茶叶或者其他商品的,后来才知道,他们卖的是烟。” 张女士回忆说,“他们很谨慎,不会主动加陌生人,也不会在公开场合谈论烟草。感觉就像在玩躲猫猫,躲避监管。”
“心急如焚”的需求:欲望之弦被谁拨动?
李先生的焦虑,张女士的经历,都指向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:在烟草销售渠道日益规范的当下,仍然存在着大量的“心急如焚”的需求。
这些需求并非凭空而来。一方面,是长期烟瘾带来的生理依赖;另一方面,是社会压力、情感宣泄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心灵空虚。
是谁在拨动这根欲望之弦?是那些逐利的“微商”?还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焦虑和空虚?

监管的困境:亟待加强的网络治理
对于这种隐秘的“微商”卖烟现象,监管部门并非毫无作为。近些年来,各地都加大了对网络售卖烟草的打击力度,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的商家。
然而,由于微信平台的私密性,以及“微商”的狡猾,监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如何有效追踪这些隐藏在网络暗处的“烟草微商”?如何斩断这条利益链条?
这不仅仅是监管部门的责任,也需要微信平台加强自律,完善举报机制,净化网络环境。
警惕“心急如焚”:理性对待欲望
“心急如焚”的背后,往往隐藏着对某种事物的过度依赖。对于烟民而言,戒烟并非易事,但却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最佳选择。
我们需要正视内心的焦虑和空虚,寻找健康的解压方式,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小小的香烟上。
对于那些试图利用“心急如焚”的心理,牟取暴利的“微商”们,法律终将给予严惩。
希望李先生能够早日摆脱对香烟的依赖,也希望张女士的经历能够警醒更多人,理性对待欲望,远离网络暗处的诱惑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,而不是被欲望所裹挟。
【来源:界面新闻】
原创文章,作者:融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41406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