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口烟“放虎归山”:国内市场暗流涌动?
“出口转内销”这种事儿,在很多行业都挺常见。但要说到烟草,这事儿就格外敏感。近日,关于“出口烟在国内买得到吗”的讨论再次升温,甚至有人用“放虎归山”来形容这种现象,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出口烟真的在国内市场“横行霸道”了吗?
咱们先来说说这“出口烟”。顾名思义,就是专门为了出口而生产的香烟。这类香烟通常会根据出口目标市场的口味、法规等因素进行调整,比如焦油含量、包装标识等等。正常情况下,这些烟是不应该出现在国内市场上的。
但是,总有一些“不正常”的渠道,让这些“出国镀金”的香烟,又悄悄地溜了回来。
“曲线救国”?出口烟回流的几种可能路径
要说出口烟怎么回来的,那可真是一门“学问”。

* “蚂蚁搬家”式走私: 这是最常见,也是最难监管的方式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,小批量、多次地将出口烟带入国内。比如,利用旅客行李夹带、邮寄包裹等方式,积少成多,最终形成一个可观的数量。化名李明,一位曾经从事过相关行业的人士透露,这种方式虽然利润不高,但风险相对较小,因此“从业者”众多。
* “瞒天过海”式虚报: 另一种更隐蔽的方式是虚报出口数量。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虚报出口量,然后将多余的香烟偷偷留在国内销售。这种方式操作难度较高,但一旦成功,利润也相当可观。化名王强,一位在海关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表示,打击这种行为需要多部门联动,难度很大。
* “移花接木”式调包: 还有一些商家会利用出口退税政策的漏洞,先将香烟出口,获得退税后,再通过非法渠道将香烟运回国内销售。这种方式不仅能赚取销售利润,还能套取国家的税收,可谓“一箭双雕”。
“放虎归山”的危害:扰乱市场,危害健康
出口烟回流,看似只是多了一种香烟的选择,实则危害不小。
* 扰乱市场秩序: 出口烟的销售价格通常低于国内同类产品,这对正规渠道销售的香烟造成了冲击,扰乱了市场秩序,损害了正规经营者的利益。
* 存在质量隐患: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,可能会销售假冒伪劣的出口烟,这些香烟的质量无法保证,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。
* 偷逃税款: 出口烟通过非法渠道进入国内市场,逃避了大量的税收,损害了国家的财政收入。
* 助长走私犯罪: 出口烟回流的背后,往往隐藏着走私、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,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。
如何“关门打虎”?亟需加强监管
面对出口烟“放虎归山”的现象,我们不能坐视不理,必须采取有效措施,将其扼杀在摇篮里。

* 加强源头监管: 严格审核出口企业的资质,加大对出口烟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,防止企业虚报出口数量。
* 强化口岸查验: 海关部门要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查验力度,严厉打击走私行为。
* 完善追溯机制: 建立完善的香烟追溯机制,实现对香烟生产、流通、销售全过程的监控。
* 加大处罚力度: 对走私、销售假冒伪劣出口烟的行为,要加大处罚力度,提高违法成本。
* 加强宣传教育: 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,提高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出口烟的识别能力。

出口烟回流,看似小事,实则关系到市场秩序、消费者权益和国家利益。只有多方联动,形成合力,才能真正将这只“老虎”关回笼子里,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。打击出口转内销的烟草,需要近些年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,才能让“放虎归山”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。
【来源:央广网】
原创文章,作者:靖靖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8849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