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卖烟“积少成多”:货到付款暗藏的行业风险
“积少成多”,原本是一个褒义词,形容一点一滴积累,最终成就大事。然而,在微信卖烟这个灰色地带,这个词却显得格外讽刺。近日,记者深入调查发现,不少商家利用微信平台,以“货到付款”为幌子,销售香烟,看似方便快捷,实则暗藏诸多风险,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更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。
“王哥”(化名)是一位资深烟民,近些年来,他经常在微信上购买香烟。他坦言:“主要是方便,不用出门,货到了再给钱,感觉比较安全。” 然而,他也遇到过不少问题。“有时候买到的烟味道不对,怀疑是假烟,但因为没有正规发票,维权很困难。”

像王哥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。微信卖烟之所以能“积少成多”,正是抓住了消费者求便捷、图省事的心理。然而,这种交易模式的背后,却隐藏着不少猫腻。
首先,货源难以保证。微信卖家往往宣称自己有“一手货源”、“免税香烟”,以此吸引顾客。然而,这些货源的真实性却难以考证。 “李姐”(化名)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微信烟贩,据她透露,很多所谓的“一手货源”其实都是通过非法渠道进来的,甚至是假烟。 “有些是走私的,有些是高仿的,普通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。”
其次,价格缺乏监管。微信卖烟的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,甚至出现漫天要价的情况。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,消费者很难判断价格是否合理,很容易被“宰”。“张叔”(化名)就曾遇到过这种情况,他花高价在微信上购买了一条“中华”香烟,结果发现比正规商店贵了近百元。
更重要的是,这种交易模式存在法律风险。《烟草专卖法》明确规定,烟草制品实行专卖管理。未经许可,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烟草专卖品的生产、批发、零售等活动。 微信卖烟,很多卖家都没有取得相关的经营许可证,属于非法经营。一旦被查处,不仅会面临罚款,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

此外,货到付款也并非万无一失。“赵先生”(化名)就经历了一次糟心的购物体验。他通过微信购买了一条香烟,货到付款后,发现收到的竟然是一堆劣质香烟。他联系卖家要求退货,却被对方拉黑。由于没有留下任何有效的交易凭证,他最终只能自认倒霉。
对于消费者而言,微信卖烟看似方便,实则风险重重。为了保障自身权益,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香烟。如果一定要通过微信购买,一定要谨慎核实卖家的资质,并索要购物凭证。一旦发现购买到假烟或遇到欺诈行为,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。
对于监管部门而言,打击微信卖烟乱象,任重道远。除了加强对微信平台的监管,还需要加大对非法烟草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。只有多管齐下,才能有效遏制微信卖烟的蔓延,维护市场秩序,保护消费者权益。 微信卖烟“积少成多”的背后,是监管的缺失和消费者的侥幸心理。只有正本清源,才能让“积少成多”这个词,真正回归其美好的本意。

【来源:科技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莲莲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8382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