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真烟现身,谁在“敬老慈幼”?背后的隐忧不容忽视
近日,一种名为“仿真烟”的产品悄然出现在市面上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这种产品外形酷似真烟,甚至能够模拟烟雾效果,但却声称不含尼古丁等有害物质,主要面向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,打着“敬老慈幼”的旗号进行销售。然而,这种“仿真”的背后,却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隐忧。
“敬老”变“误导”?老年人健康需警惕
在传统观念中,烟草与老年人似乎有着某种难以割舍的联系。一些老年人长期吸烟,形成了习惯,难以戒除。而仿真烟的出现,似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“无害”的替代品。商家宣称,仿真烟不含尼古丁,不会上瘾,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吸烟习惯,同时又不会损害健康。
然而,事实真的如此吗?专家“李教授”指出,仿真烟虽然不含尼古丁,但仍然会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首先,仿真烟的烟雾中可能含有其他有害物质,例如香精、色素等,长期吸入同样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。其次,仿真烟会强化老年人的吸烟行为,使其更加依赖“吸烟”这个动作,从而降低戒烟的意愿。更重要的是,仿真烟容易让老年人产生误导,认为吸烟是无害的,从而放松警惕,最终可能重新燃起真烟,对健康造成更大的损害。
“我的父亲‘王伯’就是个例子,”王伯的女儿“小芳”无奈地说道,“之前我爸戒烟有点效果了,但看到别人抽仿真烟,他又开始抽起来,还说没危害。现在烟瘾比以前还大了!”

“慈幼”变“诱导”?青少年防线亟待加强

除了老年人,仿真烟的另一个主要目标群体是青少年。商家将仿真烟包装成一种“时尚”、“潮流”的玩具,吸引青少年购买。一些仿真烟甚至带有水果、糖果等口味,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兴趣。
“这种产品简直就是对青少年的诱导!”教育专家“张老师”痛心地表示,“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,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,辨别能力较弱。仿真烟的出现,很容易让他们对吸烟产生错误的认知,认为吸烟是一种有趣的行为,从而尝试真烟,最终走上吸烟的道路。”
更令人担忧的是,一些青少年会将仿真烟作为一种“社交工具”,在同伴之间互相攀比、炫耀,从而形成不良的吸烟氛围。这种氛围一旦形成,将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。
监管空白?亟需规范仿真烟市场

目前,仿真烟市场还处于一个监管空白的状态。由于仿真烟不含尼古丁,因此不属于烟草制品,不受《烟草专卖法》的约束。这导致仿真烟的生产、销售缺乏监管,产品质量良莠不齐,虚假宣传现象严重。
“现在市面上的仿真烟,质量参差不齐,很多都是三无产品,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“赵先生”表示,“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,甚至会在仿真烟中添加有害物质,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。”
因此,亟需相关部门加强对仿真烟市场的监管,制定明确的生产标准和销售规范,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行为,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同时,也需要加强对老年人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,提高他们对仿真烟危害的认识,引导他们远离烟草,健康生活。
仿真烟的出现,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在“敬老慈幼”的旗号下,我们更应该保持警惕,加强监管,共同守护老年人和青少年的健康,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、快乐的未来。近些年来,社会各界都在为控烟努力,切不可让仿真烟成为破窗效应的起点。
【来源:广州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yan_h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8367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