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卖买烟“龙门精神”:便民之举还是监管漏洞?
近日,“外卖买烟”这个话题又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随着各大外卖平台业务的不断拓展,消费者动动手指,就能享受到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。然而,烟草作为一种特殊商品,能否搭上外卖的便车,一直存在争议。一些平台试水“外卖买烟”服务,更是将这一争议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便捷与争议:外卖买烟的“双刃剑”

对于消费者而言,“外卖买烟”无疑是一种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。尤其是在深夜或者不方便出门的情况下,这一服务能够满足部分烟民的应急需求。化名李先生就表示,有时候工作到很晚,家里烟抽完了,楼下商店也关门了,“外卖买烟”确实能解决他的燃眉之急。
然而,便捷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。其中,最受关注的就是未成年人购烟问题。尽管平台和商家都声称会严格执行“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”的规定,但实际操作中,身份验证环节的缺失或流于形式,很容易让未成年人钻空子。化名王女士是一位初中生的家长,她对此表示担忧:“现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太多了,如果外卖买烟监管不严,很容易让孩子接触到烟草,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。”
此外,“外卖买烟”还可能助长吸烟行为。烟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成瘾性,如果购买渠道过于便捷,可能会让一些原本不抽烟或者偶尔抽烟的人,更容易养成吸烟的习惯。
平台试水:是创新还是冒险?
面对争议,一些外卖平台选择试水“外卖买烟”服务。他们通常会与具备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商家合作,并采取一定的身份验证措施,试图在便捷性和合规性之间找到平衡。

某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化名张经理表示,平台一直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,对于“外卖买烟”业务,更是采取了严格的措施。比如,要求商家必须上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,消费者在下单时需要进行实名认证,骑手在送货时也要核验收货人的身份信息。
然而,从实际情况来看,这些措施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。一些消费者反映,在下单时,身份验证环节过于简单,很容易蒙混过关。还有一些骑手为了赶时间,往往忽略了身份核验环节。
“龙门精神”:监管的难题与未来的方向
“外卖买烟”所引发的争议,实际上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监管面临的挑战。一方面,新技术、新业态层出不穷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;另一方面,这些新事物也给监管带来了新的难题。
如何在保障消费者权益、促进市场发展的同时,有效防范风险,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。
针对“外卖买烟”问题,有关部门近些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规定,比如,要求外卖平台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,要加强对商家的管理,等等。然而,这些规定的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。
要真正解决“外卖买烟”问题,需要多方共同努力。首先,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,加强身份验证,完善配送流程,确保未成年人无法通过外卖购买到烟草制品。其次,商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不得向未成年人售烟,并配合平台做好身份验证工作。最后,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违规行为,对平台和商家形成有效的震慑。

“龙门精神”象征着突破与新生。在“外卖买烟”这个议题上,平台、商家、监管部门都需要秉持“龙门精神”,勇于面对挑战,积极探索解决方案,在便捷与合规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,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“外卖买烟”真正成为一项便民之举,而不是监管的漏洞。
【来源:经济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小可可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7725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