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税香烟购买渠道“同甘共苦”:背后的烟雾与真相
“同甘共苦”,这个充满人情味的词汇,近些年来却在一些圈子里悄然变味。它不再仅仅代表着共同奋斗,患难与共,而是成了一些人获取免税香烟的“暗号”。免税香烟,顾名思义,是免除了消费税和关税的香烟,价格通常比市面上普通香烟低廉不少,这也使其成为一些人追逐的目标。那么,这些免税香烟究竟是如何流入市场的?“同甘共苦”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?
“同甘共苦”的暗语:内部渠道与灰色地带

“老李”(化名)是一位在某大型国企工作多年的员工。他告诉记者,所谓的“同甘共苦”,其实就是一种内部购买免税香烟的渠道。一些单位或企业,会以各种名义(如员工福利、招待等)从特定渠道购买免税香烟,然后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分发或出售给内部员工。
“这种事情,大家心照不宣。毕竟谁不想用更少的钱买到同样的商品呢?”老李坦言,虽然知道这种行为可能存在违规风险,但面对诱惑,很少有人能够抵挡。“而且,大家都这么做,你不做就显得格格不入。”
然而,这些内部渠道获取的免税香烟,并非全部被内部消化。一部分人会将剩余的香烟转手出售,从中牟利。一些网络平台、社交群组,甚至一些看似普通的烟酒店,都成了这些免税香烟的销售渠道。

层层加码:免税香烟的“变形记”
免税香烟从内部渠道流出,经过层层转手,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 “小王”(化名)是一位在某电商平台经营烟酒生意的商家。他向记者透露,免税香烟的利润空间非常可观。“进货价可能只有几十块一条,但转手卖出去,就能翻好几倍。”
为了掩盖货源,一些商家会采取各种手段。比如,更换包装,将免税标识抹去,或者直接将香烟混入普通香烟中销售。 “只要不被查到,就能赚得盆满钵满。” 小王说道。
这种行为,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。消费者花高价购买的,可能只是经过一番“包装”的免税香烟,品质难以保证。
监管盲区:谁来守护公平?
免税香烟的乱象,暴露了监管上的漏洞。一方面,对内部渠道的监管不够严格,导致免税香烟大量流出。另一方面,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不足,难以有效打击非法销售免税香烟的行为。
一些专家指出,要治理免税香烟乱象,需要多管齐下。首先,要加强对免税香烟的采购、使用和管理的监管,堵住内部渠道的漏洞。其次,要加大对市场的巡查力度,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免税香烟的行为。此外,还要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消费者对免税香烟的认识,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香烟。
“同甘共苦”不应成为违规的遮羞布

“同甘共苦”本是美好的词汇,不应被利益熏心的人们利用,成为违规行为的遮羞布。在享受免税政策的同时,更应遵守法律法规,维护市场秩序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发展,共同进步。
免税香烟的购买渠道问题,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,更是一个涉及公平、诚信和法治的社会问题。只有正本清源,才能让免税政策真正惠及大众,而不是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,采取有效措施,让免税香烟市场回归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。
【来源:中央电视台】
原创文章,作者:策策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6381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