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幕!出口免税外烟货源“千方百计”
近日,一则关于出口免税外烟货源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,引起广泛关注。看似平常的香烟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驱动和运作模式?“千方百计”获取的货源又流向何方?带着这些疑问,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。
免税外烟的诱惑:利润空间巨大
“免税”二字,无疑是这整个事件的核心。在机场、口岸免税店,或是出境航班上,人们可以以远低于市场零售价的价格购买到进口香烟。这种价格差异,催生了巨大的利润空间。化名李明,一位熟悉烟草行业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:“一盒硬中华,国内零售价可能要七八十,免税店可能只要三四十,这中间的差价,足以让人铤而走险。”
正是这种诱人的利润,驱动着一些人“千方百计”地寻找货源。那么,这些货源究竟来自哪里?
货源揭秘:多渠道暗流涌动
经过多方调查,记者发现,出口免税外烟的货源渠道多样且隐蔽。
* “蚂蚁搬家”式走私: 这是最常见,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方式。一些人通过多次往返境外,每次携带少量免税香烟入境,积少成多,最终流入市场。化名王刚,一位曾经参与过类似活动的“搬运工”告诉记者:“一次带几条,看起来不起眼,但架不住次数多,一天跑几趟,利润相当可观。”
* “狸猫换太子”式掉包: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,将原本应该出口的免税香烟,通过虚报、瞒报等手段,偷偷转移到国内市场。这种方式更加隐蔽,也更难被查处。
* 境外直接供货: 一些商家直接与境外的供货商联系,通过海运、空运等方式,将免税香烟走私入境。这种方式风险较高,但利润也更大。
* 利用政策漏洞: 近些年来,一些不法分子会钻研政策的空子,将出口退运的香烟进行操作,使其流入市场。

“千方百计”背后的灰色交易
为了获取货源,一些人可谓是绞尽脑汁,“千方百计”。

* 伪造身份: 有些人会伪造出入境记录,冒充境外旅客,以此来购买免税香烟。
* 贿赂相关人员: 为了顺利通关,一些人会不惜重金贿赂海关、机场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。
* 利用亲友关系: 还有人会利用亲朋好友的出入境机会,让他们帮忙携带免税香烟。
这些“千方百计”的手段,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的:获取免税香烟,赚取高额利润。
流入市场的免税外烟:危害不容小觑
大量免税外烟流入市场,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,也给国家税收造成了损失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香烟的质量难以保证,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化名赵军,一位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:“这些免税香烟,很多都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国内的,质量参差不齐,有些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,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。”
监管亟待加强
面对日益猖獗的免税外烟走私活动,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,严厉打击不法行为。
* 加强口岸监管: 加强对出入境旅客的行李检查,严厉打击“蚂蚁搬家”式走私。
* 完善监管制度: 堵塞政策漏洞,防止不法分子钻空子。
* 加强部门协作: 海关、烟草专卖局、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协作,形成合力,共同打击走私活动。
* 提高公众意识: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对免税外烟走私危害的认识,共同抵制走私行为。
免税外烟的背后,是一条充满诱惑和风险的灰色产业链。只有加强监管,严厉打击不法行为,才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,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这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,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。

【来源:凤凰网】
原创文章,作者:甜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6223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