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烟“送往迎来”新路子:暗流涌动下的市场观察
“外烟”这个话题,近些年来一直颇受关注。一方面,正规渠道的管控日益严格;另一方面,市场需求似乎并未因此减弱,反而催生出一些“送往迎来”的新花样。近日,记者走访了几个城市,试图揭开这些灰色地带的面纱。

街角巷尾的“秘密基地”
在一些城市的街角巷尾,隐藏着不少看似不起眼的店铺。化名张三的店主告诉记者,他这里“什么都有”。所谓的“什么都有”,指的就是一些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外烟。这些烟的来源,张三讳莫如深,只说是“朋友帮忙”。
“现在查得严,明面上肯定不行,只能靠老顾客介绍,”张三压低声音说。“都是熟人,讲究个信任。” 他透露,不少外烟是通过“人肉”携带入境,然后通过这些“秘密基地”分销出去。
社交平台的“隐秘角落”
除了实体店铺,社交平台也成了外烟交易的新阵地。化名李四,一位资深烟民,向记者展示了他的“购烟渠道”。在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微信群、QQ群里,充斥着各种外烟广告。
“他们会把烟的照片拍得很诱人,还会搞一些‘买二送一’之类的活动,”李四说。“交易方式也很简单,微信转账,然后他们会找快递或者同城闪送。”
这些社交平台上的卖家,往往会使用一些“暗语”来规避监管。比如,用“条子”、“小可爱”等词语代替具体的香烟名称。 记者发现,一些卖家甚至会提供“定制服务”,根据顾客的需求,从国外代购特定的香烟品牌。
“送往迎来”背后的利益链
外烟市场的“送往迎来”,实际上是一条复杂的利益链。从海外的供应商,到国内的“人肉”携带者,再到线上的卖家和线下的店铺,每一个环节都有人从中牟利。

化名王五,一位曾经参与过外烟走私的知情人士,向记者讲述了这条利益链的运作方式。 “有些人专门在国外注册公司,然后通过虚报贸易额的方式,将大量的香烟运到国内,”王五说。“还有一些人,会利用旅游或者出差的机会,每次携带几条香烟入境,积少成多。”
这些走私入境的香烟,往往会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,吸引了不少消费者。然而,消费者在享受低价的同时,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。这些香烟的质量难以保证,很可能存在假冒伪劣的情况。
监管的挑战与应对
外烟市场的“送往迎来”,给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一方面,走私渠道隐蔽,难以追踪;另一方面,线上交易流动性强,取证困难。
近些年来,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大对外烟市场的监管力度。海关部门加强了对旅客行李的检查,打击走私行为;市场监管部门则加大了对实体店铺的巡查,查处违规销售行为;网信部门也加强了对社交平台的监管,清理违规信息。

然而,外烟市场的“送往迎来”似乎并未因此而消失,反而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。 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,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,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。 或许,只有通过多部门的协同合作,才能真正堵住外烟市场的漏洞,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【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芽芽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5700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