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独家报道!免税店烟在哪里“顺手牵羊”?
近日,多位消费者向我们反映,在一些免税店购物时,发现香烟存在“顺手牵羊”的现象。这究竟是偶然事件,还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灰色地带?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。
消费者:“怎么就少了?”
化名李女士是一位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,近些年来频繁光顾国内外各大免税店。她向我们讲述了一次令人疑惑的经历:“上次在某机场免税店买了两条中华烟,当时赶时间,付款后直接拎着就走了。结果回到家,打开一看,一条烟少了两包!”
李女士回忆,当时购物人很多,收银台也很忙乱,她并没有仔细检查。事后她试图联系免税店,但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,最终不了了之。
另一位化名张先生也有类似的遭遇。他说:“有一次帮朋友带烟,也是在免税店。当时店员直接从货架上拿了两条烟,装进塑料袋就递给我了。我压根没打开检查,结果朋友拿到后发现,一条烟里少了三包。”
免税店:管理漏洞还是有意为之?
免税店的香烟为何会出现短缺现象?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?
我们走访了几家免税店,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。
首先,部分免税店的安保措施存在漏洞。虽然入口处有安检,但出口处往往没有复检。这意味着,如果有人在店内“顺手牵羊”,然后将烟藏匿在身上带出去,几乎不会被发现。

其次,免税店的库存管理可能存在疏忽。一些店员表示,由于香烟的销量很大,盘点工作并不频繁,也容易出现误差。如果有人在盘点前将香烟盗走,也很难及时发现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一些业内人士透露,不排除存在“内鬼”的可能性。某些店员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,将香烟盗走,然后通过其他渠道进行销售。
律师:构成盗窃,情节严重或将入刑
针对免税店香烟短缺的现象,我们咨询了化名王律师。王律师表示,无论何种原因,只要未经允许拿走免税店的香烟,就构成了盗窃行为。
“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盗窃金额来判定的。如果盗窃的香烟价值达到一定的数额,就可能构成犯罪,需要承担刑事责任。”王律师解释道,“对于免税店来说,更要加强内部管理,避免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。如果店员参与盗窃,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,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。”
消费者:如何保护自身权益?
面对免税店香烟短缺的风险,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?
我们建议,在免税店购买香烟时,务必做到以下几点:

1. 仔细检查:付款前一定要打开包装,仔细清点香烟的数量,确认无误后再付款。
2. 索要凭证:妥善保管购物小票等凭证,以便日后维权。
3. 及时反馈:如果发现香烟数量不对,应立即向免税店工作人员反映,并要求其进行处理。
4. 保留证据:如果与免税店协商不成,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,或寻求法律援助。
:免税店不能成为“失信店”
免税店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,应该以诚信经营为本,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。如果任由“顺手牵羊”的现象蔓延,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,也会损害免税店自身的声誉。
希望免税店能够加强管理,堵住漏洞,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真正做到让消费者“放心购、舒心用”。
【来源:央广网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小漫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5338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