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代工烟:暗流涌动的灰色生意链
“程门立雪”,这个颇具文化底蕴的名字,如今却与一个隐秘而庞大的地下产业联系在一起:越南代工烟的批发。 近些年来,随着国内对烟草管控的日益严格,以及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,一种特殊的“海外淘金”模式开始在灰色地带蔓延。一些不法商家将目光投向了劳动力成本较低、监管相对宽松的越南,打起了“代工”的幌子,实则从事着非法生产、走私、销售假冒卷烟的勾当。
“越南代工”背后的真相
所谓“越南代工”,并非指获得授权的正规生产,而是未经授权,甚至完全仿冒国内知名品牌的卷烟。这些卷烟通常在越南的小作坊内生产,其生产环境简陋,卫生条件堪忧。使用的烟丝质量难以保证,甚至可能掺杂有害物质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些假冒卷烟往往会冒用知名品牌的商标,以极低的价格冲击市场,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。
“我们查获过一批所谓的‘越南代工烟’,拆开一看,里面的烟丝颜色发黑,闻起来有股刺鼻的味道。”一位长期从事烟草打假工作的化名李警官透露,“这些烟丝很有可能是劣质烟叶,甚至是经过化学处理的边角料,长期吸食对身体的危害极大。”
“程门立雪”们的暴利之路
化名王老板,是一位曾经接触过“越南代工烟”生意的商人。据他讲述,这些假冒卷烟的成本极低,一箱(50条)的成本可能只有正品卷烟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。而通过微信等渠道进行批发销售,利润空间巨大。“一箱烟如果能卖到正品价格的一半,就能赚不少钱。如果量大,利润更是惊人。”王老板说道。

“程门立雪”们正是看中了这其中的暴利,才铤而走险,游走于法律的边缘。他们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展下线代理,将假冒卷烟销往全国各地。由于价格低廉,这些假冒卷烟在一些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颇受欢迎,对当地的烟草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。
监管的挑战与市场的乱象

打击“越南代工烟”并非易事。首先,这些假冒卷烟的生产地在国外,国内的监管力量难以触及。其次,走私方式隐蔽,通过海运、陆运等多种渠道入境,难以追踪。再次,网络销售渠道分散,微信等社交平台监管难度大。
面对这些挑战,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大了打击力度。海关部门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巡查,严厉打击走私行为。公安机关则针对网络销售渠道进行追踪,力图斩断“越南代工烟”的销售链条。
消费者的警惕与选择
在利益的驱动下, “越南代工烟”的生意似乎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提高警惕,拒绝购买低价、来源不明的卷烟,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。
“便宜没好货,好货不便宜。”一位多年吸烟的化名张先生深有感触,“以前贪图便宜买过几次所谓的‘越南代工烟’,抽起来味道不对,感觉对身体也不好。现在还是老老实实买正品,抽着放心。”

打击“越南代工烟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监管部门、销售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。只有共同抵制假冒伪劣产品,才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,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。
【来源:环球时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卿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5184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