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是怎么批发“脱缰之马”
近日,烟草批发市场出现了一种“脱缰之马”的现象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漏洞,大量批发香烟后再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,扰乱了市场秩序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种“脱缰”的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?又该如何将其“驯服”呢?
批发环节:一道脆弱的防线
烟草批发是连接生产和零售的关键环节。按照规定,批发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对下游零售商的资质进行审核,确保香烟流向正规渠道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这道防线却显得格外脆弱。
“有些人专门注册一些空壳公司,或者冒用他人资质,从批发商那里大量购入香烟。”在某地从事烟草零售生意的王先生(化名)透露,“他们拿到烟之后,不会进入正规零售渠道,而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途径销售,比如网络平台、偏远地区的小卖部等。”
这些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轻易得手,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批发商为了追求业绩,放松了对下游零售商的资质审核;另一方面,一些地方的监管力度不够,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足,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。
利益驱动:高额利润的诱惑

“脱缰之马”现象的背后,是高额利润的诱惑。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香烟,可以逃避税收,降低经营成本,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。
“正规渠道的香烟,价格都是固定的,利润空间很小。”一位业内人士李女士(化名)分析,“但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,价格可以灵活调整,利润空间更大。比如,一些高档香烟,在正规渠道很难打折,但在非正规渠道,就可以通过打折促销来吸引顾客。”

此外,一些不法分子还会通过走私等手段,将境外香烟引入国内市场,再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,获取暴利。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对国家税收造成了损失。
监管困境:如何“驯服”脱缰之马?
要遏制烟草批发领域的“脱缰之马”现象,需要多方联动,形成合力。
首先,要加强对批发商的监管,督促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认真审核下游零售商的资质,建立完善的销售台账,确保香烟流向可追溯。
其次,要加大对非正规渠道销售香烟的打击力度,严厉查处走私、贩卖假烟等违法行为,形成高压震慑。

再次,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,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。
此外,还可以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,建立烟草流通追溯系统,实现对香烟生产、批发、零售全过程的监控,从源头上遏制“脱缰之马”现象的发生。
一位从事烟草监管工作的张先生(化名)表示:“‘脱缰之马’现象的出现,暴露了我们在监管方面的一些薄弱环节。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监管制度,加大监管力度,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,形成监督合力。”
“这不仅仅是烟草行业的问题,更关系到市场秩序和社会诚信。”一位评论员赵先生(化名)指出,“只有把‘脱缰之马’驯服,才能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,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”
总之,烟草批发领域的“脱缰之马”现象,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,需要我们高度重视,采取有力措施,才能将其彻底根治。否则,它将继续扰乱市场秩序,损害国家利益,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。
【来源:经济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yan_h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3723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