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专供出口”中华烟,28元一包?背后水有多深?
“软中华,专供出口,28元一条!” 近日,社交媒体上关于“出口专供”中华香烟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,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,让不少烟民直呼“捡到宝了”。然而,这看似诱人的“馅饼”背后,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陷阱。
“专供出口”,真有这回事儿?
首先,我们需要搞清楚“专供出口”烟到底是什么来头。一般来说,香烟出口会因为关税、运输等成本,价格往往高于国内市场。但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声称“专供出口”的香烟,价格却异常低廉。
从事多年烟草行业的李先生化名透露,真正的“专供出口”香烟,在包装上会有明显的区分标识,且销售渠道受到严格管控,很难流入国内市场。即便有少量流入,价格也不会低到离谱。



那么,市面上这些低价“专供出口”中华烟,又是什么呢?
低价的秘密:真假难辨,套路满满
据了解,这些低价“专供出口”中华烟的来源复杂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:
* 以假乱真: 仿冒品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。不法分子通过粗劣的手段仿造中华烟的包装,再以低价出售,牟取暴利。这类假烟不仅口感差,而且可能含有有害物质,对健康造成威胁。
* 走私窜货: 某些不法商家通过非法渠道将原本用于出口的香烟走私回国内,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。这种烟虽然可能是真烟,但属于非法渠道,购买存在风险。
* 库存积压: 一些商家为了清理积压的库存,会将临期或即将过期的香烟,打着“专供出口”的旗号低价出售。这类烟的品质难以保证,口感也可能变差。
* 偷梁换柱: 有些商家会将低档香烟装入仿制的中华烟包装盒中,以次充好,欺骗消费者。
王女士化名近日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。她在网上看到有商家出售“专供出口”中华烟,价格非常诱人。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她购买了两条。结果收到货后,发现烟的包装粗糙,口感也和真品相差甚远。事后,她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。
“杀猪宰羊”?消费者需擦亮眼睛
这些低价“专供出口”中华烟,说白了就是一场“杀猪宰羊”的骗局。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,设置各种陷阱,诱骗消费者上当。
那么,消费者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呢?
* 选择正规渠道: 购买香烟时,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烟草专卖店或大型商超。这些渠道的商品来源可靠,质量有保障。
* 仔细辨别真伪: 购买时,要仔细观察香烟的包装、防伪标识等细节。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,就要提高警惕。
* 不要贪图便宜: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香烟,很可能存在问题。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冒险购买。
* 保留购买凭证: 购买香烟后,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小票等凭证。一旦发现问题,可以及时维权。
监管部门:重拳打击,维护市场秩序
对于市场上出现的低价“专供出口”中华烟乱象,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,严厉查处制假售假、走私窜货等违法行为。同时,也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,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,共同维护烟草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总而言之,消费者在购买“专供出口”中华烟时,一定要擦亮眼睛,理性消费。不要被低价诱惑,以免上当受骗,损失钱财,甚至危害健康。
【来源:新华社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小冬冬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2504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