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幕!广东香烟市场“助人为乐”的背后
近日,广东烟草市场出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,被业内人士戏称为“助人为乐”。一些零售商表示,他们在进货时常常会遇到一些“特殊”情况,而这些情况的背后,似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市场逻辑。

“搭售”的潜规则:想进“硬通货”,先买“滞销品”
“想拿中华、芙蓉王这些好卖的烟?没问题,但得搭配一些其他牌子的。”在广州经营一家小型烟酒店的李先生(化名)无奈地告诉我们。“这几乎成了行规,你不接受‘搭配’,就很难拿到紧俏货。”
所谓的“搭配”,指的是零售商在进购畅销香烟时,必须同时购买一定数量的滞销品牌或规格的香烟。这种现象在广东烟草市场并不少见,尤其是在需求旺盛的节假日期间。
对于零售商来说,“搭配”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和库存压力。滞销香烟往往难以出手,只能积压在仓库里,占用资金。但为了能够拿到畅销香烟,他们往往只能选择妥协。
“助人为乐”背后的逻辑:平衡库存,还是利益输送?
这种“搭配销售”的现象,官方的解释是为了平衡库存,避免某些品牌香烟过度积压。然而,一些业内人士对此却持有不同的看法。
“说是平衡库存,但实际上,有些‘搭配’的烟,我们根本卖不出去。与其说是平衡库存,不如说是变相的利益输送。” 在深圳经营大型连锁烟酒行的王经理(化名) 坦言,一些烟草公司会通过这种方式,将一些销量不佳的品牌强行推向市场,从而完成销售指标。
“有些烟,我们宁愿亏本处理掉,也不想继续压在手里。” 王经理表示,这种“助人为乐”的行为,最终损害的是零售商的利益。
“特殊渠道”的诱惑:真品混搭,以次充好?
除了“搭配销售”之外,还有一种“助人为乐”的方式,更加隐蔽,也更具风险。一些零售商反映,他们会通过一些“特殊渠道”进购香烟,这些渠道往往价格低廉,但货源却难以保证。
“有些渠道会告诉你,他们可以拿到‘内部货’,价格比正规渠道便宜不少。” 在东莞经营烟草批发生意的张老板(化名) 透露,“但这些‘内部货’,很多都是真假混卖,甚至是以次充好。”
张老板表示,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手段,制造假冒香烟,然后混入真品中,再通过“特殊渠道”流入市场。零售商如果贪图便宜,很容易上当受骗。
市场监管的挑战:如何打破“助人为乐”的怪圈?

广东烟草市场的“助人为乐”现象,折射出市场监管的挑战。如何规范市场秩序,保障零售商的合法权益,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。
有专家建议,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香烟,规范“搭配销售”行为,防止利益输送。同时,也应该加强对零售商的培训和指导,提高其识别假冒伪劣香烟的能力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

“只有打破这种‘助人为乐’的怪圈,才能真正实现市场的公平竞争,保障消费者的权益。” 上述专家表示。
可以预见的是,广东烟草市场的这场“暗战”还将继续。而如何规范市场秩序,打破潜规则,将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智慧和决心。零售商们也在期待着,一个更加公平、透明的市场环境早日到来。
【来源:界面财经】
原创文章,作者:yan_h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1051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