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头条!外烟免税店怎么买“病入膏肓”
近日,关于外烟免税店购买的话题持续升温,甚至有人用“病入膏肓”来形容这一现象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免税店外烟的背后,又隐藏着怎样的“隐疾”?
“香饽饽”的诱惑:免税外烟为何如此受欢迎?
不得不承认,免税店外烟一直是个“香饽饽”。价格优势是最大的吸引力。相比国内市场,免税店的外烟价格往往更具竞争力,对于追求品质又注重价格的烟民来说,无疑是个极大的诱惑。
“同样一款烟,国内专柜要500多一条,免税店可能只要300多,省下的钱够我吃顿好的了。”烟民李明(化名)坦言。
除了价格,外烟的“血统”也让一部分消费者趋之若鹜。一些消费者认为,国外生产的香烟在原料选择、工艺流程上更胜一筹,口感也更纯正。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,也助推了免税外烟的销售。
此外,免税店的购物环境也为外烟增添了一层光环。宽敞明亮的店铺、琳琅满目的商品、热情周到的服务,都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感到愉悦和放松。
“病入膏肓”?免税外烟的“隐疾”浮出水面
然而,一片繁荣景象之下,免税外烟也并非完美无瑕,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,甚至有人用“病入膏肓”来形容。
1. “代购”横行:免税政策成“空子”?
最突出的问题就是“代购”的泛滥。免税政策的初衷是为出入境旅客提供便利,但如今却被一些人钻了空子。他们通过频繁出入境或雇佣他人代购,将免税外烟大量购入,再通过各种渠道在国内销售,从中牟取暴利。
这种“代购”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损害了国家税收。更重要的是,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,甚至会掺假售假,让消费者蒙受损失。
“我之前就在网上找人代购过一条‘万宝路’,抽起来味道不对,后来才知道是假的,真是气死我了!”烟民张伟(化名)气愤地说。
2. “黄牛”扎堆:免税店成“战场”?
为了抢购免税外烟,一些“黄牛”也加入了战局。他们利用各种手段,大量囤积免税外烟,然后再高价出售,从中渔利。
“一些热门的品牌,比如‘中华’、‘芙蓉王’,根本就抢不到,都被‘黄牛’抢走了。”一位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王芳(化名)抱怨道。
“黄牛”的存在不仅让普通消费者难以买到心仪的商品,也破坏了免税店的购物体验。一些“黄牛”为了抢占有利位置,甚至会在免税店里大声喧哗、推搡拥挤,影响其他顾客的正常购物。
3. 监管盲区:免税商品“流向何方”?
由于免税商品的特殊性,监管也存在一定的盲区。虽然海关会对出入境旅客携带的免税商品进行查验,但很难完全杜绝“代购”和“黄牛”的行为。
一些免税店也存在管理漏洞,对顾客的购买数量和频率没有严格限制,给“代购”和“黄牛”留下了可乘之机。

“我觉得免税店应该加强管理,限制每个人的购买数量,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普通消费者的权益。”一位市民刘霞(化名)建议道。
路在何方?免税外烟的未来走向

面对免税外烟的种种“隐疾”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?
首先,要加强监管,严厉打击“代购”和“黄牛”的行为。海关部门应该加大查验力度,严惩走私行为。免税店也应该加强管理,限制顾客的购买数量和频率,并建立黑名单制度,对违规者进行处罚。

其次,要完善法律法规,填补监管盲区。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,对免税商品的销售和管理进行规范,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。
最后,要加强宣传教育,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。媒体应该加强对免税政策的宣传,提高消费者对“代购”和“黄牛”危害性的认识,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。
只有多管齐下,才能有效解决免税外烟存在的种种问题,让免税政策真正惠及广大消费者。免税外烟的未来,才能摆脱“病入膏肓”的困境,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。
【来源:澎湃新闻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小嵋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zhjhbgs.com/30375.html
